春暮西园
高启〔明代〕
绿池芳草满晴波,春色都从雨里过。
知是人家花落尽,菜畦今日蝶来多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在绿水盈盈、芳草萋萋的美景里,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。
应该是农人家的花落尽了,所以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格外的多。
注释
满:指水满。
晴波:阳光下的水波。
菜畦:指菜地,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。
简析
《春暮西园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为一首田园诗,写的是晚春时景。首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、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;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,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;第三句则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,“知”字表明“花落尽”是诗人的推测,为虚写;末句暗点西园,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,而是描写“蝶来多”,写出尽管春尽,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、通畅流转、意象动静皆备、丰富唯美,写景状物虚实相生,形象地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。
高启
高启(1336-1374),汉族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文学家。字季迪,号槎轩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元末隐居吴淞青丘,自号青丘子。高启才华高逸,学问渊博,能文,尤精于诗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初明四杰”。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明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,力辞不受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《凫藻集》等。 887篇诗文 267条名句
白洋潮
张岱〔明代〕
故事,三江看潮,实无潮看。午后喧传曰:“今年暗涨潮。”岁岁如之。
庚辰八月,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,陈章侯、祁世培同席。海塘上呼看潮,余遄往,章侯、世培踵至。
立塘上,见潮头一线,从海宁而来,直奔塘上。稍近,则隐隐露白,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。渐近,喷沫溅花,蹴起如百万雪狮,蔽江而下,怒雷鞭之,万首镞镞,无敢后先。再近,则飓风逼之,势欲拍岸而上。看者辟易,走避塘下。潮到塘,尽力一礴,水击射,溅起数丈,著面皆湿。旋卷而右,龟山一挡,轰怒非常,炮碎龙湫,半空雪舞。看之惊眩,坐半日,颜始定。
先辈言:浙江潮头,自龛、赭两山漱激而起。白洋在两山外,潮头更大,何耶?
班门弄斧
《古今谭概》〔明代〕
采石江头,李太白墓在焉。往来诗人,题咏殆遍。有客书一绝云:“采石江边一抔土,李白诗名耀千古;来的去的写两行,鲁班门前掉大斧。”亦确论也。